成年人患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成年人患手足口病可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
患者需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退,保持室内通风。饮食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藕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口腔疼痛。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数次,保持口腔清洁。衣物床单需每日更换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发热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口腔疱疹疼痛明显者可含服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或使用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皮肤瘙痒可外涂炉甘石洗剂,疱疹破溃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重症患者需住院使用注射用更昔洛韦或阿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静脉给药。轻症可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或泛昔洛韦片,但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较好。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风热犯肺证可用银翘解毒颗粒联合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湿热蕴结证适用藿香正气口服液配合六一散祛湿退热。中成药蓝芩口服液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口腔疱疹有缓解作用,成人需加倍剂量使用。
密切监测是否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警惕脑膜炎或脑炎。心肌损伤者需绝对卧床,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合并细菌感染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头孢克肟分散片。
患病期间需单独使用餐具并煮沸消毒,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恢复期仍可能排毒2-4周,应避免接触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人群。保持充足睡眠,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症状加重或出现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等情况须立即就医。痊愈后建议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