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与抽动症有什么不同

儿科编辑 医颗葡萄
8次浏览

关键词: #抽动症 #多动症

多动症抽动症是两种不同的神经发育障碍,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和过度活动,抽动症则以不自主的运动或发声抽动为特征。两者在病因、症状表现及干预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1、核心症状

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患者可能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或遵守规则。抽动症的核心症状为反复出现的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如眨眼、耸肩或清嗓,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抽动形式。

2、发病机制

多动症与大脑前额叶功能异常及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失衡有关,遗传因素占比较高。抽动症多与基底神经节环路功能紊乱相关,部分患者存在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异常诱发的病例。

3、诊断标准

多动症需符合持续6个月以上的注意力缺陷或多动冲动症状,且症状出现在12岁前。抽动症诊断要求每天多次出现抽动症状,持续超过1年,且排除药物或代谢性疾病所致。

4、治疗方式

多动症主要采用哌甲酯缓释片、托莫西汀胶囊等中枢兴奋剂配合行为疗法。抽动症轻症可观察,中重度需用阿立哌唑口崩片、硫必利片等药物,难治性病例可能需深部脑刺激手术。

5、预后差异

多动症症状可能持续至成年,但通过干预可显著改善社会功能。抽动症在青春期后有自然缓解倾向,但约20%患者症状可能终生存在,共患强迫障碍时预后较差。

家长发现儿童存在相关症状时,应尽早到儿童神经内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批评,多动症儿童可进行注意力训练,抽动症患者需减少情绪刺激。两类疾病均需长期随访,根据症状变化调整干预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