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不吃奶粉怎么办

婴儿不吃奶粉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更换奶粉品牌、检查口腔问题、营造舒适环境、排查过敏因素等方式改善。婴儿拒奶可能与喂养姿势不当、奶粉口味不适、鹅口疮、环境干扰、牛奶蛋白过敏等原因有关。
采用45度半卧位姿势喂养,避免平躺引发呛奶。奶嘴流速需匹配月龄,新生儿建议使用S号圆孔奶嘴。喂奶前可先用温毛巾敷乳房模拟母乳温度,喂奶间隔保持2-3小时规律性。家长需观察婴儿是否有舌苔厚腻等积食表现,必要时用婴儿专用硅胶指套牙刷清洁口腔。
尝试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羊奶粉等替代品,部分婴儿对牛奶基奶粉的腥味敏感。转奶需按顿交替渐进,如首日替换中午餐,持续3天无异常再增加替换餐次。注意查看奶粉罐体标注的适龄段,早产儿应选择热量更高的早产儿专用配方粉。冲泡时水温控制在40-50摄氏度,过高会破坏营养素。
家长需检查婴儿口腔黏膜是否有白色凝乳状斑块,可能是鹅口疮感染,伴随拒食、哭闹症状。轻度可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重度需就医开具氟康唑颗粒。出牙期牙龈肿痛可冷藏牙胶缓解,哺乳前用纱布蘸生理盐水按摩牙床。排查是否存在舌系带过短影响吮吸,需小儿外科评估是否需剪舌系带术。
选择安静光线柔和的环境喂奶,避免电视声或强光刺激。可播放白噪音模拟子宫环境,用包巾适当包裹增加安全感。母亲亲自喂养时宜穿宽松衣物,减少化妆品气味干扰。夜间喂奶保持低亮度小夜灯,避免彻底唤醒婴儿。家长需保持耐心,避免强迫进食引发抵触情绪。
观察是否伴随湿疹、腹泻等过敏症状,疑似牛奶蛋白过敏可改用深度水解配方粉。急性过敏需就医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慢性过敏建议做食物回避激发试验。母乳喂养的母亲应忌口牛奶及其制品,配方奶喂养可尝试氨基酸配方粉。严重过敏反应需备有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并记录食物日记追踪诱因。
家长需每日记录进食量、排泄情况及精神状态,持续拒奶超过24小时或尿量减少需及时就医。可尝试用滴管或小勺少量多次喂养,避免脱水。母乳喂养婴儿突然拒奶需排查母亲饮食、药物或月经周期影响。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曲线,生长迟缓需营养科评估。注意奶具消毒卫生,冲泡好的奶粉室温存放不超过2小时,剩余奶液应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