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过敏还是湿疹

过敏和湿疹可通过发病原因、皮损特征、伴随症状及过敏原检测等进行区分。过敏通常由特定物质触发,湿疹多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相关。主要有发病诱因、皮损形态、分布特点、病程规律、实验室检查五个鉴别要点。
过敏反应常有明确接触史,如进食海鲜、接触花粉或使用新化妆品后突发瘙痒性皮疹。湿疹多与遗传性过敏体质相关,环境干燥、过度清洁等非特异性因素更易诱发。过敏原斑贴试验或血清IgE检测阳性可辅助诊断过敏。
过敏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风团或丘疹,可见抓痕但少有渗出。湿疹急性期以密集粟粒大小丘疹、水疱为主,伴有明显渗液;慢性期呈现苔藓样变和鳞屑,皮肤增厚呈皮革样。
过敏性皮炎好发于接触部位,如染发剂过敏见于发际线,金属过敏见于佩戴饰品处。湿疹具有对称分布倾向,婴儿期多见于面部,儿童期好发于肘窝腘窝,成人期常见于手部及四肢屈侧。
过敏在脱离致敏原后症状可较快缓解,再次接触会反复发作。湿疹呈慢性复发性过程,受气候、情绪等因素影响出现波动,冬季干燥时易加重,夏季可能自行减轻。
过敏可通过点刺试验或血液IgE检测明确致敏原。湿疹诊断以临床表现为主,必要时行皮肤活检排除其他疾病。特应性皮炎患者常伴血清总IgE升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日常需避免过度烫洗皮肤,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如凡士林。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室内保持适宜湿度。记录可疑致敏物接触史,湿疹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或氢化可的松乳膏控制症状。若皮疹持续扩散或出现感染征象,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完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