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打了狂犬疫苗发烧正常吗

小孩子打了狂犬疫苗后发烧是正常的免疫反应。狂犬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红肿、乏力等不良反应,通常1-3天可自行缓解。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需及时就医。
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热主要与疫苗激活免疫系统有关。疫苗中的灭活病毒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过程中可能释放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反应可能更明显。多数表现为低热,体温在37.5-38摄氏度之间,伴随轻微食欲减退或嗜睡。可通过多饮水、物理降温等方式缓解。
少数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或超敏反应。体温超过39摄氏度、持续72小时以上,或出现皮疹、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时,需警惕疫苗过敏或合并其他感染。此时应立即停止观察居家护理,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疫苗成分过敏等特殊情况。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或进行抗过敏治疗。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发热期间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每日补充足够水分。家长需每4小时监测体温,记录发热时间和最高温度,就医时提供给医生参考。若孩子既往有疫苗过敏史或免疫缺陷疾病,接种前应主动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