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需要注意什么

妇产科编辑 医普小新
0次浏览

关键词: #早产 #早产儿

早产儿需要注意保暖、喂养、感染预防、生长发育监测和定期随访。早产儿因各器官发育不成熟,需特别关注体温维持、营养摄入、并发症预防等问题,家长应密切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科学护理。

1、保暖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薄,易出现低体温。需维持环境温度在24-26摄氏度,湿度55%-65%,使用暖箱或辐射台时严格监测体温。避免包裹过厚导致过热,接触婴儿前应预热双手。若发现四肢发凉、皮肤花纹等表现需及时处理。

2、喂养

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弱,建议优先母乳喂养,必要时添加母乳强化剂。无法经口喂养者可选择鼻胃管,少量多次喂食。需记录每日摄入量,观察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症状。出生后数日内需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具体方案遵医嘱。

3、感染预防

早产儿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接触前后必须规范洗手,避免探视。奶具需每日消毒,脐部护理使用75%酒精。出现呼吸急促、奶量下降、体温波动等表现需警惕败血症。住院期间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出院后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4、生长监测

采用早产儿专用生长曲线评估体格发育,每月测量头围、身长、体重。矫正月龄40周前按出生月龄减早产周数计算发育标准。定期进行神经行为评估,筛查脑瘫、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现追赶生长迟缓需排查营养或内分泌问题。

5、定期随访

出院后1周内完成首次随访,矫正月龄6个月内每1-2个月复查,重点评估心肺功能、听力视力及运动发育。需完成眼底筛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专项检查。接种疫苗按实际出生月龄进行,但需评估个体状况调整方案。

早产儿家庭应保持居室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次。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单独清洗,避免使用樟脑丸。喂养时保持45度角防呛咳,喂奶后竖抱拍嗝。记录每日大小便次数及睡眠情况,出现呼吸暂停、皮肤黄染加重等异常立即就医。定期进行抚触和被动操训练,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矫正月龄12个月内避免添加固体食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