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阴道炎

中医治疗阴道炎主要通过内服中药、外用药剂、针灸疗法、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综合干预。阴道炎在中医属带下病范畴,多与湿热下注、脾肾两虚、肝郁气滞等因素有关,常见白带异常、阴部瘙痒等症状。
根据证型选用龙胆泻肝汤、完带汤等方剂。湿热下注型可用黄柏、苦参清热利湿,脾虚型常配伍白术、山药健脾化湿。需由中医师辨证后开具个性化处方,避免自行用药。典型症状缓解后仍需巩固治疗1-2周。
苦参凝胶、保妇康栓等中成药栓剂可直接作用于患处。熏洗方常用蛇床子、地肤子等煎汤坐浴,每日1次,水温控制在40℃以下。皮肤破损者慎用刺激性药剂,月经期暂停阴道给药。
选取带脉、三阴交等穴位调节任督二脉,配合关元、气海等穴位培元固本。隔日针灸1次,10次为1疗程。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混合型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忌食辛辣刺激及甜腻食物,适量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湿热型可饮用车前草代茶饮,脾虚型推荐山药粥。长期服用抗生素者需补充含双歧杆菌的发酵食品。
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久坐潮湿环境。治疗期间禁止盆浴、游泳等可能引发逆行感染的活动。配偶需同步预防性用药,性生活使用避孕套直至复查转阴。
中医治疗需坚持3个月经周期以巩固疗效,期间每月复查白带常规。急性发作期可配合西医抗感染治疗,慢性期以中医整体调理为主。注意保持外阴清洁但避免过度冲洗,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情绪调节对肝郁型患者尤为重要。出现分泌物异味、灼痛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