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左侧膈疝什么意思

关键词: #胎儿
关键词: #胎儿
胎儿左侧膈疝是指胎儿膈肌发育缺陷导致腹腔脏器(如肠管、胃等)通过缺损处进入胸腔的先天性畸形。左侧膈疝占先天性膈疝的多数,可能引发肺发育不良、心脏移位等并发症。
胎儿左侧膈疝主要由胚胎期膈肌闭合不全导致,左侧膈肌后外侧(Bochdalek孔)为常见缺损部位。妊娠第8-10周膈肌形成过程中,若肌纤维束融合障碍,腹腔脏器可通过缺损压迫胸腔,影响肺芽分支发育。部分病例与染色体异常(如18三体)或基因突变(如FOG2基因)相关。
腹腔脏器疝入胸腔会挤压同侧肺组织,导致肺容积减少和肺泡发育受限。严重者双侧肺发育不良,肺血管床减少可能引发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心脏及纵隔结构受压移位可影响循环功能,胃疝入胸腔时可能伴随胃扭转。
超声检查可见左侧胸腔内囊性或实性包块(多为胃泡或肠管),心脏向右侧移位,腹腔胃泡缺失。MRI能清晰显示疝入器官性质及肺容积测量。需与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纵隔肿瘤等鉴别,羊水穿刺可排查染色体异常。
预后与肺发育程度直接相关,肺头比(LHR)<1.0提示重度肺发育不良。肝疝入胸腔、诊断孕周<25周者预后较差。胎儿镜气管封堵术(FETO)可促进肺发育,但需评估胎肺成熟度及肺动脉压力。
确诊后需转诊至胎儿医学中心,多学科团队制定个体化方案。分娩应选在有新生儿ECMO支持的医疗中心,避免产时窒息。出生后立即气管插管,禁用面罩正压通气以防胃肠胀气加重。手术修补通常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
孕妇确诊胎儿膈疝后应避免剧烈活动,定期监测胎动及宫缩情况。建议营养支持但避免过度进食加重胃胀,补充叶酸可能有助于组织修复。心理疏导对缓解焦虑至关重要,可参加专业医患沟通课程。产后需关注母乳喂养指导,随访应包含肺功能评估及生长发育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