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体短缺
妇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妇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黄体短缺是指女性黄体功能不足导致孕激素分泌减少的病理状态,可能引发月经紊乱、不孕或早期流产。黄体功能不足主要由黄体期缺陷、卵泡发育不良、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需通过激素检测、超声检查等手段确诊。
黄体期缩短或孕激素分泌不足是核心表现,可能与促黄体生成素脉冲分泌异常有关。患者常出现月经周期缩短至21天内、经前点滴出血,基础体温监测显示高温相不足12天。临床常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补充治疗,配合维生素E软胶囊改善黄体功能。
卵泡成熟障碍会导致黄体细胞数量不足,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超声检查可见优势卵泡直径未达18毫米即排卵,伴随雌二醇水平偏低。可遵医嘱使用来曲唑片促排卵,或注射用尿促性素促进卵泡发育。
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患者可能出现泌乳、体重波动等症状,血清检查显示泌乳素超过25ng/ml或TSH异常。溴隐亭片可降低泌乳素,左甲状腺素钠片调节甲状腺功能。
孕激素受体表达不足或子宫内膜血流减少,使胚胎难以着床。宫腔镜检查可能发现内膜薄、腺体发育迟缓,可通过阿司匹林肠溶片改善血流,或阴道用黄体酮凝胶增强内膜转化。
抗磷脂抗体等可能攻击黄体细胞,导致反复流产。实验室检查显示抗核抗体阳性或抗心磷脂抗体升高,需联合泼尼松片免疫调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治疗。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量食用豆制品补充植物雌激素,经期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月经异常或不孕超过1年,应及时至妇科或生殖医学科就诊,完善性激素六项、超声卵泡监测等检查。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调整激素类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