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是怎么回事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可能由肌瘤体积较小、黏膜下肌瘤位置特殊、患者有保留生育需求、传统手术风险较高、肌瘤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宫腔镜肌瘤切除术、宫腔镜电切术、术后药物辅助、定期复查、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
宫腔镜适用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子宫肌瘤,尤其是向宫腔内突出的黏膜下肌瘤。这类肌瘤在宫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并精准切除,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轻微下腹坠胀感,通常1-2天缓解。治疗时医生会使用宫腔镜电切环逐层切除肌瘤组织,术后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促进子宫收缩。
完全或部分位于宫腔内的黏膜下肌瘤,容易导致月经量增多或不孕,宫腔镜能直接经阴道进入宫腔操作。手术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采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膨宫介质。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发热,需监测体温变化。为预防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
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损伤较小,能最大限度保护生育功能。术中采用低温等离子电切技术,可减少热损伤。术后3个月需通过超声评估内膜修复情况,备孕前建议进行宫腔形态检查。若存在内膜修复延迟,可能需配合戊酸雌二醇片促进内膜生长。
对于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宫腔镜的微创特性更具优势。手术时间通常控制在1小时内,采用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镇静。术后需观察阴道出血量,异常增多时需及时就医。为预防宫腔粘连,医生可能放置宫内节育器或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黏膜下肌瘤引起的顽固性出血,宫腔镜可同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手术会完整切除肌瘤基底部,必要时采用射频止血。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血持续时间较长时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饮食需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纠正贫血状态。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阴道冲洗剂。1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创面出血。建议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观察分泌物性状变化。术后首次月经来潮需记录出血量和周期变化,3个月后复查宫腔镜评估治疗效果。饮食上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创面愈合,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或异常阴道排液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