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癫痫?

癫痫可通过脑电图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病史采集、症状观察等方式诊断。癫痫通常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可能表现为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
脑电图检查是诊断癫痫的重要方法,通过记录脑电活动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放电。检查时需在头皮放置电极,无创且安全。脑电图可捕捉发作期或发作间期的异常电信号,有助于明确癫痫类型。部分患者需进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以提高检出率。检查前应避免服用影响脑电活动的药物。
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和核磁共振成像,用于排查脑部结构性病变。核磁共振成像对海马硬化、皮质发育不良等病灶的检出率较高。弥散张量成像等特殊序列可评估脑白质纤维束损伤。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幽闭恐惧症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影像学正常不能完全排除癫痫可能。
血液检查可帮助鉴别代谢性或中毒性因素导致的癫痫发作。常规项目包括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等检测。对于首次发作患者,需排除低血糖、低钙血症等可逆性病因。部分遗传代谢病需进行血氨基酸、有机酸等特殊检测。采血前一般无须空腹,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
详细询问发作特征对癫痫诊断至关重要。需记录发作先兆、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诱发因素等信息。家属提供的发作视频有助于医生判断发作类型。需了解围产期异常、脑外伤史等危险因素。注意区分癫痫发作与非癫痫性事件,如晕厥或心因性发作。病史采集应涵盖用药史和家族史。
典型癫痫发作症状包括意识障碍、强直阵挛抽搐、自动症等。局灶性发作可能表现为单侧肢体抽动或感觉异常。失神发作表现为短暂意识中断。发作后常有嗜睡或头痛等表现。医生会评估发作症状是否符合癫痫特征性表现。症状观察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确诊癫痫后应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酒等诱发因素。饮食需均衡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B6和镁元素。患者应避免游泳、高空作业等危险活动,外出时携带病情说明卡。家属需学习发作时的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等。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不可自行调整抗癫痫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