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如何治疗贫血
血液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血液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贫血的治疗方式主要有饮食调整、口服铁剂、注射铁剂、输血治疗、手术治疗等。贫血可能由铁缺乏、维生素B12缺乏、慢性失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

轻度缺铁性贫血可通过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改善,如猪肝、鸭血、菠菜等,同时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建议每日摄入红肉50-75克,动物肝脏每周1-2次,避免与浓茶、咖啡同食影响铁吸收。营养性贫血患者需保证蛋白质和叶酸的足量摄入。
缺铁性贫血常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铁剂。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通常用药后2周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4-6周血红蛋白逐渐恢复正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黑便、恶心等胃肠道反应,建议餐后服用减轻刺激。
对于口服铁剂不耐受或吸收障碍者,可选用蔗糖铁注射液、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等静脉补铁。严重贫血合并心功能不全时,需在心电监护下缓慢输注,防止铁过载。注射铁剂可能引起面部潮红、低血压等过敏反应,用药后需观察30分钟。

血红蛋白低于60g/L的急性失血性贫血,或合并心绞痛、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时,需紧急输注浓缩红细胞。每次输血量控制在200-400ml,输血前后监测生命体征,警惕发热、溶血等输血反应。慢性贫血患者输血指征需严格评估,避免铁沉积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导致的贫血需行内镜下止血或外科手术,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过多可考虑子宫切除术。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能需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需根据分型选择去甲基化药物或化疗。所有手术治疗前需纠正贫血状态,降低麻醉风险。

贫血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日常饮食注意荤素搭配,素食者需额外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长期服用抑酸药物或抗凝剂者应定期监测血常规,育龄期女性建议孕前筛查铁储备。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加重时须及时复诊,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治疗期间每1-2个月复查血红蛋白和铁代谢指标,直至完全恢复正常且铁储备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