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患者的自我检查是什么
口腔科编辑
医普小新
口腔科编辑
医普小新
龋齿患者的自我检查主要包括观察牙齿颜色变化、检查牙齿表面是否有缺损、感知牙齿敏感度、触摸牙齿是否有粗糙感、留意口腔异味等。龋齿通常由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口腔清洁不足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牙痛、牙龈肿胀等症状。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龋齿早期可能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点,随着病情发展,颜色会逐渐加深至棕色或黑色。患者可对着镜子检查牙齿咬合面、邻接面等隐蔽部位,若发现异常色斑,需警惕龋齿发生。日常可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有助于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
用舌尖轻舔牙齿表面,若感知到明显凹坑或粗糙感,可能是龋洞形成的表现。龋洞多发生在后牙窝沟或牙缝处,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釉质脱矿,后期会出现实质性缺损。发现缺损应及时就医,避免龋坏深入牙髓引发剧烈疼痛。
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出现短暂尖锐疼痛,可能是龋齿导致牙本质暴露的典型症状。这种敏感症状在龋坏接近牙髓时会加剧。建议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刺激,可使用抗敏感牙膏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这只是暂时措施。

用手指或牙签轻轻划过牙齿表面,健康牙面应光滑平整。若触到明显粗糙、刮擦感,可能是釉质脱矿或早期龋损的表现。这种情况可通过专业涂氟治疗阻止龋坏进展,日常应减少碳酸饮料摄入。
龋洞内食物残渣发酵会产生特殊酸臭味,刷牙后仍持续存在的口臭可能提示隐蔽性龋齿。邻面龋或根面龋更容易引发此类症状。除加强牙线清洁外,建议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辅助控制菌斑。

龋齿自我检查不能替代专业口腔检查,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洁牙和全面检查。日常应坚持巴氏刷牙法,每天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限制高糖饮食摄入,餐后及时漱口。对于已发现的龋齿应尽早治疗,避免发展为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儿童患者家长需协助监督刷牙,必要时可进行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