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胃炎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儿童胃炎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嗳气以及呕血黑便。儿童胃炎通常由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应激反应或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儿童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隐痛或绞痛,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或脐周,进食后可能加重。部分患儿会因疼痛出现蜷缩体位或哭闹不安。这种疼痛可能与胃黏膜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需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家长可暂时让患儿禁食2-4小时,用温热毛巾敷腹部缓解。
患儿常出现反复恶心,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或黏液,严重时可含胆汁。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表现为尿量减少、口唇干燥。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呕吐症状更显著。家长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呕吐剧烈时需静脉补液。
胃炎患儿普遍存在食欲下降甚至拒食,长期摄入不足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胃黏膜充血水肿会降低消化功能,导致早饱感。建议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分5-6次少量进食。若持续3天以上进食量不足正常一半,需就医营养支持。
胃排空延迟会导致上腹饱胀感,患儿常频繁嗳气或放屁。胃内气体增多可能与吞气症或碳水化合物发酵有关。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气,避免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伴随肠鸣音亢进时需警惕肠梗阻。
严重胃炎可能出现呕咖啡样物或排柏油样便,提示胃黏膜出血。应激性胃炎、腐蚀性胃炎更易发生出血。出血量较大时会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休克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家长发现异常粪便应拍照留存供医生参考。
儿童胃炎日常护理需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油炸及过冷过热食物。急性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恢复期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家长应记录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胃镜。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幽门螺杆菌阳性患儿需完成全程根除治疗,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