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蛀牙有哪些危害儿童蛀牙的七项保护原则
小儿五官科编辑
医路阳光
小儿五官科编辑
医路阳光
儿童蛀牙可能影响恒牙发育、引发疼痛、导致咀嚼功能下降、诱发感染性疾病、影响颌面部发育、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治疗难度。预防蛀牙需遵循七项保护原则,包括控制甜食摄入、正确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定期口腔检查、窝沟封闭、均衡饮食、及时治疗乳牙龋坏。

乳牙龋坏可能波及下方恒牙胚,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或萌出异常。龋洞中的细菌可能通过牙根尖孔感染恒牙胚,造成恒牙形态异常或萌出位置偏移。临床常见因乳磨牙严重龋坏导致继承恒牙釉质白垩斑或畸形中央尖的情况。
龋齿进展至牙本质深层时会刺激牙髓神经,引起冷热刺激痛或自发痛。急性牙髓炎发作时可能出现夜间剧烈疼痛,影响儿童睡眠质量。长期慢性疼痛可能导致儿童拒绝进食或形成偏侧咀嚼习惯。
多颗后牙龋坏会显著降低咀嚼效率,使食物研磨不充分。长期咀嚼功能不足可能影响儿童营养吸收,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临床观察发现严重龋病患儿体重增长速率常低于同龄儿童。
龋源性根尖周炎可能成为病灶感染源,细菌通过血行传播可引起心内膜炎、肾炎等全身疾病。急性根尖周脓肿可能扩散至颌面部间隙,引发蜂窝组织炎或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乳牙早失可能导致邻牙倾斜移位,造成恒牙萌出间隙不足。前牙区多颗龋坏可能影响发音功能及面部美观,导致儿童产生自卑心理。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引发面部发育不对称。
反复牙痛会影响儿童学习注意力和课堂参与度。因龋齿导致的前牙缺损可能引发同伴嘲笑,造成社交回避行为。治疗过程中的牙科恐惧可能延续至成年期,影响终身口腔健康维护。
严重龋坏常需进行复杂牙髓治疗,儿童配合度低会增加治疗风险。广泛性龋坏可能需全麻下进行口腔治疗,医疗成本显著升高。多颗牙缺失可能需间隙保持器,延长整体治疗周期。

家长应帮助儿童建立每日两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的习惯,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限制餐间甜食摄入频率,优先选择奶酪、坚果等防龋零食。每3-6个月带孩子进行专业涂氟,6岁后恒磨牙完全萌出时应及时做窝沟封闭。发现牙齿颜色改变或出现黑斑要尽早就诊,避免龋坏进展至牙髓。培养儿童使用牙线清洁邻面的习惯,餐后可用清水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滞留。注意观察儿童是否有夜磨牙习惯,必要时佩戴咬合垫保护牙釉质。保证膳食中钙、磷、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促进牙齿矿化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