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发热等。该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层。
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10次以上。粪便性状多为稀便或水样便,严重时可出现失禁。腹泻症状在急性发作期尤为明显,可能与肠道黏膜炎症导致水分吸收障碍有关。患者常伴有肛门不适感,夜间腹泻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黏液脓血便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表现,粪便中混有黏液、脓液和血液。出血程度可从隐血到明显血便不等,严重者可出现大量鲜血便。这种情况反映结肠黏膜溃疡形成和炎症活动,需与感染性肠炎、结肠癌等疾病鉴别。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症状。
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或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排便后可暂时缓解。腹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广泛结肠受累时疼痛可波及全腹。发作期腹痛常伴有肠鸣音亢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部压痛和肌紧张。持续剧烈腹痛需警惕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
里急后重表现为便意急迫但排便量少或排便不尽感,是直肠炎症的典型症状。患者可能频繁如厕却仅排出少量黏液或血液。这种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导致肛周皮肤刺激和不适。里急后重夜间可能减轻,但清晨症状往往加重。
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发热反映全身炎症反应,常伴有乏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高热可能提示合并感染或出现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并发症。儿童患者发热可能更为明显,并影响生长发育。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调理,急性期宜选择低渣、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和乳制品。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结肠镜评估病情。出现症状加重或并发症表现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心理疏导和压力管理对疾病控制同样重要,可考虑加入患者互助小组获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