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急性胃炎的症状

婴儿急性胃炎的症状主要有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哭闹不安以及发热。婴儿急性胃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以及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脱水、精神萎靡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呕吐是婴儿急性胃炎的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频繁吐奶或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未消化的奶液或胃酸,严重时可能带有胆汁。呕吐会导致体液流失,增加脱水风险。家长需注意观察呕吐频率和性状,避免让婴儿平躺,喂奶后保持直立姿势。若呕吐持续超过12小时或伴有血丝,应立即就医。
婴儿急性胃炎常伴随腹泻,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质地稀薄或呈水样,可能带有黏液。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家长需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每次排便后应及时清洁臀部,避免红臀。若腹泻持续超过24小时或大便带血,需尽快就医检查。
急性胃炎会导致婴儿明显食欲下降,表现为拒奶、吸吮无力或进食量减少。家长不要强迫喂食,可尝试少量多次喂养。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暂时稀释奶粉浓度。若婴儿超过6小时拒绝进食或尿量明显减少,应及时就医。
胃部不适会使婴儿出现异常哭闹,表现为阵发性烦躁、蜷缩身体或拒绝平躺。哭闹多在进食后加重,可能伴随腹部胀气。家长可尝试竖抱安抚,轻柔按摩婴儿腹部。若哭闹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需警惕肠套叠等急腹症可能。
部分婴儿急性胃炎可能伴随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发热通常是机体对感染的正常反应,家长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嗜睡、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
对于婴儿急性胃炎,家长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保证充足液体摄入,可暂时改为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注意保持婴儿手部及餐具清洁,避免交叉感染。治疗期间应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不要自行使用止吐或止泻药物。若婴儿出现精神差、尿量减少、前囟凹陷等脱水表现,或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无改善,需立即就医进一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