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前不痛补后反而痛了

补牙后出现疼痛可能是正常术后反应,也可能与继发龋、咬合问题或牙髓损伤有关。补牙后疼痛主要有牙髓充血、材料刺激、咬合高点、继发龋齿、牙髓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咬合、药物镇痛、根管治疗等方式缓解。
深龋补牙时若未彻底去腐,牙髓可能因机械刺激出现暂时性充血。表现为冷热敏感或咬合钝痛,通常1-2周自行缓解。建议避免极端温度食物,使用舒适达抗敏感牙膏辅助修复。若疼痛持续加重需复诊排除牙髓炎。
复合树脂固化收缩可能牵拉牙本质小管引发酸痛,玻璃离子水门汀初期释放氟离子也可能刺激牙髓。这类疼痛多在材料完全固化后减轻。可遵医嘱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配合丁硼乳膏局部消炎。
补体形态过高会导致咬合创伤,引发定点性咀嚼痛。表现为特定牙齿接触时锐痛,可见补体表面明显磨耗点。需及时调磨修正咬合,延误处理可能引发牙周膜炎症。调磨后建议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
边缘微渗漏导致细菌侵入会产生自发痛,常见于补体边缘发黑或食物嵌塞处。X线片可见充填体下方透射影。需去除旧补体重新治疗,严重者需盖髓术。日常可使用含氟化亚锡的漱口水抑制致龋菌。
深龋接近牙髓时可能引发迟发性炎症,表现为夜间自发痛、放射痛。急性期需开髓引流,慢性期行根管治疗。可配合甲硝唑芬布芬胶囊控制感染,使用樟脑酚棉球暂封缓解症状。
补牙后1-2天内轻微敏感属正常现象,应避免用患侧咀嚼过硬食物,使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若出现持续跳痛、夜间痛或肿胀,提示可能存在牙髓或根尖病变,需及时复查。建议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继发龋或修复体破损。使用含硝酸钾的脱敏牙膏可减轻牙本质过敏症状,但长期疼痛必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