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脑梗塞的穴位是什么
              神经外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神经外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治疗脑梗塞可通过针灸刺激百会穴、风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曲池穴等穴位辅助改善症状。脑梗塞多由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常表现为肢体麻木、言语障碍、头晕头痛等症状。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刺激该穴位有助于提升阳气、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对脑梗塞后遗留的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有缓解作用。操作时可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或艾灸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需注意高血压患者慎用强刺激。
风池穴在枕骨下方两侧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该穴位能疏风通络、醒脑开窍,适用于脑梗塞引起的颈项强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可采用针刺或指压法,配合颈部放松训练效果更佳。急性期患者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偏食指侧。此穴位具有通经活络功效,能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肢体活动障碍,尤其对上肢乏力效果显著。日常可用对侧拇指交替按压,每次持续3-5分钟。孕妇禁用该穴位刺激。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处,属足阳明胃经。刺激该穴位能健脾益气、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脑梗塞后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有改善作用。可采用艾条悬灸或电针疗法,每周治疗数次。
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该穴位能清热通络,辅助缓解脑梗塞伴随的面部麻木、口眼歪斜等症状。治疗时配合面部按摩可增强效果。皮肤破损者应避免直接刺激。

穴位刺激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急性期患者应优先接受溶栓或取栓等规范治疗。日常可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的燕麦、深海鱼、西蓝花等食物,保持情绪稳定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若出现症状加重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