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4个反常是肾出了大问题 要想避免尿毒症务必早发现早治疗

身体出现水肿、排尿异常、疲劳乏力、皮肤瘙痒等4种反常表现时,可能与肾功能严重受损有关,需警惕尿毒症风险。肾功能异常主要由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药物性肾损伤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尿常规、血肌酐检测、肾脏B超等方式确诊。
肾性水肿多由蛋白尿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或水钠潴留引起,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患者可能伴随尿量减少、尿液泡沫增多,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相关。确诊后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严重时需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
肾功能减退可导致夜尿增多、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晚期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这些症状常见于慢性肾衰竭、尿路梗阻等疾病,可能伴随尿液颜色加深或血尿。需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必要时使用碳酸氢钠片调节酸碱平衡,或采用血液透析替代治疗。
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会导致肾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后气促。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进展期患者,血红蛋白多低于90g/L。需补充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配合琥珀酸亚铁片纠正贫血,同时限制高钾食物摄入。
尿毒症期患者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钙磷代谢紊乱,可能出现全身顽固性瘙痒,皮肤可见尿素霜沉积。多发生于肌酐清除率低于15ml/min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需使用碳酸镧咀嚼片降血磷,配合血液灌流清除毒素。
预防尿毒症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滥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日常保持每日1500-2000ml饮水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将盐摄入控制在5g/日以下。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肾功能恶化进程。已确诊肾病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