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如何治疗

关键词: #肾病
关键词: #肾病
肾病可通过控制饮食、药物治疗、透析治疗、肾移植、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肾病通常由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球肾炎、遗传因素、药物损伤等原因引起。
肾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钠盐和钾的摄入,减轻肾脏负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可适量食用,避免高盐食物如腌制品。每日饮水需根据尿量调整,水肿者需严格限水。合并高尿酸者应减少嘌呤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可降低尿蛋白,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高血压。肾性贫血需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电解质紊乱可服碳酸氢钠片。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适用于肾小球肾炎,但需监测血药浓度。
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替代肾功能。血液透析每周需进行2-3次,通过透析器清除代谢废物。腹膜透析可居家操作,每日更换透析液4-5次。两种方式均可能引发感染或营养不良,需定期评估透析充分性。
终末期肾病可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移植肾存活率较高。术前需进行HLA配型,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移植后可能发生排斥反应或感染,需定期复查血肌酐和药物浓度。活体亲属供肾效果优于遗体供肾。
脾肾阳虚型可用金匮肾气丸温阳利水,肝肾阴虚型适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黄芪、党参等中药可改善肾功能,大黄制剂帮助降低肌酐。针灸选取肾俞、足三里等穴位调节气血。中药需避免含马兜铃酸等肾毒性成分。
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骤减需及时就医,终末期患者需提前规划替代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