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积水的原因有哪些

泌尿外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2197次浏览

关键词: #肾积水

儿童肾积水可能由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结石、神经源性膀胱、泌尿系统肿瘤等原因引起。肾积水通常表现为腹痛、排尿困难、尿量减少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先天性输尿管狭窄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是儿童肾积水的常见原因,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输尿管狭窄会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起肾盂和肾盏扩张。患儿可能出现腰部胀痛、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狭窄程度选择输尿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术,术后需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

2、膀胱输尿管反流

膀胱输尿管反流指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和肾脏,多因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瓣膜功能不全导致。患儿易出现发热、尿频尿急等尿路感染症状,长期反流可造成肾脏瘢痕。确诊需进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轻中度反流可采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重度需手术矫正。

3、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阻塞尿路可引起急性肾积水,儿童结石多与代谢异常、尿路感染或遗传因素有关。典型症状为突发剧烈腰痛伴血尿,超声检查可见结石影及肾盂扩张。治疗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需同时纠正代谢异常预防复发。

4、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因神经调控异常导致排尿功能障碍,常见于脊柱裂、脊髓损伤患儿。膀胱排空不全使尿液反流至肾脏,表现为尿失禁、排尿中断和反复尿路感染。治疗需间歇导尿配合抗胆碱能药物,严重者需膀胱扩大术改善储尿功能。

5、泌尿系统肿瘤

肾母细胞瘤等泌尿系统肿瘤压迫尿路可导致肾积水,多表现为腹部包块、血尿和体重下降。超声和CT可显示肿瘤位置及积水程度,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根据病理分期辅以化疗或放疗。术后需长期随访肾功能和肿瘤复发情况。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异常排尿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肾功能损害。日常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预防尿路感染,定期体检筛查泌尿系统异常。确诊肾积水后应遵医嘱进行治疗,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积水加重,术后需按计划复查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