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症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尿酸症的早期症状主要有关节红肿热痛、晨起关节僵硬、尿频尿急、疲劳乏力、皮肤结节等。尿酸症通常由嘌呤代谢异常、肾功能不全、高嘌呤饮食、药物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增加饮水、适度运动、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尿酸症早期常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突发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局部皮肤发亮和触痛。这与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急性炎症反应有关。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药物控制症状。患者需避免关节受凉或过度负重。
部分患者会出现晨起时小关节僵硬感,持续时间多在30分钟以内,活动后逐渐缓解。这种症状可能与夜间尿酸盐沉积有关。建议保持卧室温度适宜,起床前可进行轻柔的关节屈伸活动。若持续存在需检测血尿酸水平。
尿酸盐结晶在泌尿系统沉积可能导致排尿异常,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尿急或排尿不适。这与尿酸盐刺激膀胱黏膜或形成微小结石有关。每日饮水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
代谢紊乱可能导致全身疲乏感,尤其在午后或活动后加重。这种非特异性症状常被忽视,但可能是嘌呤代谢异常的早期信号。建议进行血尿酸检测,同时调整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少数患者耳廓或关节周围会出现黄白色皮下结节,称为痛风石。这是尿酸盐长期沉积形成的肉芽肿,触摸质地较硬且边界清晰。发现此类结节应及时就医,避免搔抓或挤压导致破溃感染。
尿酸症患者需长期控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保持适量有氧运动促进代谢。建议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将数值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出现关节症状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冬季需注意关节保暖,夏季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以防尿酸浓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