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打胰岛素

关键词: #胰岛素
关键词: #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妊娠期糖尿病、严重高血糖或急性并发症时需要打胰岛素。胰岛素治疗主要适用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衰竭、手术或感染等应激状态、酮症酸中毒等情况。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确诊后需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空腹血糖常超过11.1毫摩尔每升。常用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基础-餐时方案,需配合血糖监测调整剂量。
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可能出现胰岛功能衰竭,当口服药联合治疗仍无法控制血糖时需启动胰岛素。常见于病程超过10年、糖化血红蛋白持续超过9%的患者,可能伴随视力模糊、手足麻木等并发症。可选用预混胰岛素如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或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若饮食运动控制后空腹血糖仍超过5.3毫摩尔每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6.7毫摩尔每升,需使用胰岛素避免胎儿畸形等风险。人胰岛素如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为首选,不会通过胎盘屏障,需根据孕周调整剂量并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高血糖状态等急性并发症必须立即使用胰岛素静脉滴注,血糖超过16.7毫摩尔每升伴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需急诊处理。常用普通胰岛素注射液持续静脉输注,配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待病情稳定后转为皮下注射。
大中型手术前后需临时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术前空腹血糖超过10毫摩尔每升或术后无法进食时尤为必要。可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维持血糖在6-10毫摩尔每升范围,降低伤口感染风险并促进愈合。
胰岛素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注意注射部位轮换避免脂肪增生。建议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储存胰岛素时应避免冷冻或高温,开封后室温保存不超过4周。若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需立即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严重者需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