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期的症状,带你了解专业生理知识

小儿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123次浏览

关键词: #症状 #生理

女性在黄体期的时候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但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时间长短不一样,所以症状的差别也是比较大的,大家在判断时不能一概而论,而要结合实际情况。

1、排卵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由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

2、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在LH(黄体生成素)排卵峰的作用下进一步黄素化,分别形成颗粒黄体细胞和卵泡膜黄体细胞。这两种黄体细胞内都含有胡萝卜素,该色素含量的多少决定了黄体颜色的深浅。

3、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的第22天左右),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直径1-2㎝,外观黄色。正常黄体功能的建立需要理想的排卵前卵泡发育、FSH(卵泡刺激素)刺激和一定水平的持续性LH(黄体生成素)维持。

4、如果排出的卵子受精,黄体在胚胎滋养细胞分泌的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增大,转变为妊娠黄体,到妊娠3个月末时才退化。此后胎盘形成并分泌甾体激素维持妊娠。

5、如果卵子没有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黄体功能限于14天。黄体退化时黄体细胞逐渐萎缩变小,周围的结缔组织以及成纤维细胞侵入黄体,逐渐由结缔组织所代替,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白体。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又有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月经周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