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是乳白色还是棕色?

尿液呈现乳白色或棕色均属于异常现象,可能提示不同健康问题。乳白色尿液通常与泌尿系统感染、乳糜尿或磷酸盐结晶有关,棕色尿液则多见于肝胆疾病、溶血性疾病或药物代谢异常。
乳白色尿液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伴随尿频尿急症状,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长期高蛋白饮食可能导致尿液中磷酸盐结晶析出,形成乳白色沉淀,调整饮食结构后可缓解。丝虫病引起的乳糜尿会呈现牛奶样外观,需通过乙胺嗪片抗寄生虫治疗。部分男性前列腺液混入尿液也可能导致颜色变白,伴有会阴胀痛时需排查前列腺炎。剧烈运动后尿液浓缩偶见短暂性浑浊,补充水分后通常恢复正常。
棕色尿液最常见于肝胆疾病,如胆汁淤积时尿胆红素升高会使尿液呈浓茶色,伴有皮肤巩膜黄染,需保肝治疗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溶血性疾病如蚕豆病会导致血红蛋白尿,尿液呈酱油色并伴随贫血,需紧急输注葡萄糖溶液。服用呋喃妥因肠溶片等药物可能使尿液呈棕褐色,停药后颜色可逐渐恢复。横纹肌溶解症引起的肌红蛋白尿呈可乐色,多伴随肌肉剧痛,需碱化尿液治疗。陈旧性血尿氧化后也可能转为棕色,需泌尿系统检查排除肿瘤或结石。
建议发现尿液颜色异常持续超过24小时时及时就医检查尿常规,采集晨起中段尿送检可获得准确结果。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长时间憋尿,慎用可能改变尿液颜色的药物。有肝胆疾病史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泌尿系统感染者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出现尿液变色伴随发热、腰痛或水肿等症状时须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