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多高是青光眼

关键词: #青光眼
关键词: #青光眼
眼压超过21毫米汞柱可能提示青光眼风险,但确诊需结合视神经和视野检查。青光眼诊断标准包括眼压升高、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三要素,单纯眼压高而无其他表现称为高眼压症。
眼压是青光眼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范围为10-21毫米汞柱。当眼压持续超过21毫米汞柱时,可能对视神经造成压迫,导致视神经纤维逐渐萎缩。但部分患者眼压在正常范围内仍可能发生青光眼,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这类患者往往伴有眼底视神经杯盘比增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等特征性改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通常呈缓慢升高趋势,而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眼压可急剧升至50毫米汞柱以上,伴随剧烈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紧急降眼压处理。
临床常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或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24小时眼压波动超过8毫米汞柱也属于异常现象。对于疑似青光眼患者,除眼压监测外还需进行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野检查等全面检查。早期青光眼可能仅表现为生理性大视杯或轻度视野缺损,晚期可出现典型的视神经苍白和管状视野。具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人群应定期筛查眼压和眼底。
确诊青光眼后需终身控制眼压,常用降眼压药物包括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滴眼液、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布林佐胺滴眼液等。对于药物控制不佳者,可考虑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或小梁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一次性大量摄入液体、暗环境用眼等可能诱发眼压升高的行为,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完整的眼科检查,监测视神经和视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