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催产针没有反应该怎么办?

打催产针没有反应可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更换催产方式、人工破膜、评估胎儿状况、必要时剖宫产等方式处理。催产素无反应可能与子宫收缩乏力、胎位异常、药物敏感性不足等因素有关。
催产素剂量不足可能导致宫缩不理想。医生会根据宫缩频率和强度逐步增加静脉滴注浓度,通常从低剂量开始,每30-40分钟调整一次。期间需持续监测胎心变化,避免子宫过度刺激引发胎儿窘迫。若调整后仍无有效宫缩,需考虑其他干预措施。
前列腺素制剂如地诺前列酮栓可替代催产素使用,通过改变宫颈成熟度间接促进宫缩。该药物适用于宫颈评分较低的产妇,需放置于阴道后穹窿,12小时后评估效果。用药后可能出现发热、呕吐等副作用,需密切观察母婴生命体征。
在胎头已衔接且无禁忌证时,人工破膜术可增强催产素效果。操作需严格无菌,破膜后观察羊水性状,若出现胎粪污染需警惕胎儿缺氧。该方法可使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提高,但可能增加脐带脱垂风险,需持续胎心监护。
通过超声评估胎儿大小、胎方位及胎盘功能,排除头盆不称等机械性梗阻。持续性枕后位或巨大儿可能导致宫缩无效,此时需重新评估分娩方式。胎心监护异常或羊水过少时,应立即终止试产。
若经过6-8小时足量催产仍无进展,或出现胎儿窘迫、胎盘早剥等并发症,需紧急行剖宫产术。手术指征包括活跃期停滞、宫颈扩张速度小于1cm/小时等。术前需充分告知风险,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
催产过程中产妇应保持侧卧位改善胎盘灌注,每2小时排尿避免膀胱充盈影响胎头下降。可尝试自由体位活动或使用分娩球促进胎轴压力,但需避免过度疲劳。若出现剧烈腹痛、阴道流血或胎动减少,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产后注意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遵医嘱进行会阴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