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子咬了很痒是什么原因

关键词: #蚊子
关键词: #蚊子
被蚊子叮咬后瘙痒主要由蚊虫唾液中的蛋白质引发人体免疫反应导致,可能与过敏反应、皮肤炎症、抓挠刺激、继发感染、个体敏感性等因素有关。
蚊子唾液中的抗凝血蛋白等成分会激活人体免疫系统,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组胺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感,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丘疹等过敏表现。轻度过敏可冷敷缓解,反复严重过敏需就医评估。
叮咬部位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物质会扩张血管并增强痛痒感。表现为叮咬处发热、硬结,持续数小时至两天。避免抓挠可减少炎症加重,必要时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物。
搔抓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组织胺进一步释放形成恶性循环。机械刺激还可能引发皮肤增厚、色素沉着。剪短指甲、佩戴手套可减少夜间无意识抓挠,儿童患者家长需加强看护。
抓破皮肤后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出现脓疱、淋巴结肿大。表现为瘙痒伴随疼痛、渗液,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风险更高。
儿童、过敏体质者对蚊虫唾液蛋白反应更强烈,可能出现水疱或全身性荨麻疹。这类人群户外活动前可使用避蚊胺驱虫剂,被叮咬后及时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
被蚊虫叮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冷敷15分钟缓解瘙痒,避免抓挠预防感染。过敏体质者需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出现大面积红肿、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清除积水容器减少蚊虫滋生,穿浅色长袖衣物进行物理防护,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驱蚊喷雾等化学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