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来月经会有血块像烂肉一样

月经中出现类似烂肉的血块通常是脱落的子宫内膜组织混合经血形成的正常现象,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久坐不动、子宫位置异常等因素有关,若伴随痛经加剧或出血量异常需就医排查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
孕激素撤退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大面积脱落,形成较大块状物。这种情况常见于月经量多的前两天,组织块颜色多为暗红或紫红,质地柔软。日常可通过热敷下腹部缓解不适,避免过度节食或情绪紧张加重激素紊乱。
长时间保持坐姿会使经血在宫腔内滞留凝结,排出时呈现块状。建议每1-2小时起身活动,经期适当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经血排出。若工作需要久坐,可选择中间有凹陷设计的月经杯承接血块。
子宫后倾或前屈可能影响经血排出速度,导致血液在宫腔内部分凝固。这类情况可能伴随腰骶部坠胀感,膝胸卧位姿势有助于改善经血引流。超声检查可明确子宫位置,通常无须特殊治疗。
黏膜下肌瘤可能引起月经量增多伴大血块排出,常伴随经期延长、贫血等症状。确诊需通过阴道超声或宫腔镜检查,较小肌瘤可遵医嘱使用桂枝茯苓胶囊、丹莪妇康煎膏等中成药调理,较大肌瘤需考虑肌瘤剔除术。
息肉组织脱落时可能形成不规则肉样血块,多伴有月经间期出血。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根治方法,术后可短期使用地屈孕酮片调节内膜,预防复发需定期复查超声,避免长期雌激素刺激。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中血块出现的频率、大小及伴随症状,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生冷饮食,每日更换卫生用品不超过4小时。若血块持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且直径超过3厘米,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表现,应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六项检查。日常可适量补充动物肝脏、菠菜等含铁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