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脓疱病主要由细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治疗需结合抗生素使用、皮肤护理和免疫调节。
1.细菌感染是脓疱病最常见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会破坏皮肤角质层,A组链球菌则通过黏附蛋白侵入皮肤。这两种细菌常存在于鼻腔、咽喉等部位,可通过接触传播。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共用毛巾等物品可降低感染风险。
2.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增加发病风险。特应性皮炎、湿疹等慢性皮肤病会导致皮肤保护层破坏,微小伤口或虫咬伤也易成为细菌入侵门户。日常需避免过度清洁,沐浴后及时使用保湿霜修复皮肤屏障。
3.免疫系统异常与病情相关。糖尿病、HIV感染等免疫低下状态,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易发生严重感染。控制基础疾病、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
治疗方法包括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严重时需口服头孢氨苄、阿莫西林等药物。皮肤护理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脓疱,覆盖无菌敷料。预防复发需定期消毒居住环境,加强营养摄入。
脓疱病具有传染性,发现症状应及时就医规范治疗。患者需隔离个人用品,家庭成员接触后需彻底洗手。通过规范用药和科学护理,多数患者可在1-2周内痊愈,但免疫力低下者需警惕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