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的症状是什么 出现4大症状需患者注意

骨科编辑 医心科普
66次浏览

关键词: #结核 #症状

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骨骼引起的慢性炎症,早期症状隐匿,出现长期低热、局部疼痛、关节肿胀和功能障碍四大典型症状需警惕。治疗需结合抗结核药物和手术干预,早期诊断可显著改善预后。

1.长期低热

结核杆菌感染会引发持续低热,体温多在37.3-38℃之间波动,午后或夜间加重,伴随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这种发热使用普通退烧药效果不佳,需通过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明确诊断。

2.局部疼痛

病变部位出现钝痛或隐痛是典型特征,脊柱结核表现为腰背痛,膝关节结核出现行走痛,夜间休息时疼痛反而加剧。疼痛初期呈间歇性,随着病情进展转为持续性,可通过CT或MRI发现骨质破坏灶。

3.关节肿胀

受累关节出现梭形肿胀,皮肤温度升高但无明显发红,常见于髋关节、膝关节等负重部位。肿胀由结核性肉芽组织和关节积液导致,穿刺可抽出黄色混浊液体,化验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4.功能障碍

晚期会出现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和畸形,脊柱结核可能导致截瘫。功能障碍程度与骨质破坏范围相关,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死骨形成,严重者出现病理性骨折。

治疗采用标准化方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药物需持续服用6-9个月。对于脓肿形成、神经压迫或严重畸形的病例,需行病灶清除术、植骨融合术或关节置换术。康复期建议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D,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

骨结核的误诊率高达40%,当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不明原因骨关节症状时,应及时到结核病专科医院排查。规范治疗的患者治愈率超过85%,但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耐药性结核,造成不可逆的关节损毁。保持充足营养、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预防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