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和皮肤过敏的区别

过敏性皮炎是皮肤接触过敏原后发生的慢性炎症反应,皮肤过敏则是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急性异常反应,两者在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主要区别在于病程长短、皮损特征及诱发因素。
1.发病机制差异
过敏性皮炎属于Ⅳ型迟发型超敏反应,过敏原通过皮肤屏障进入真皮层,T淋巴细胞介导炎症反应,典型表现为红斑、丘疹、苔藓样变。皮肤过敏多为Ⅰ型速发型超敏反应,IgE抗体与肥大细胞结合导致组胺释放,常见风团、血管性水肿等表现,接触花粉、尘螨等可立即发作。
2.临床表现区别
过敏性皮炎皮损边界清晰,好发于接触部位如手腕、颈部,慢性期呈现皮肤增厚、脱屑。皮肤过敏呈游走性分布,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出现瘙痒性风团,可能伴随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3.诊断方法不同
过敏性皮炎需做斑贴试验,将常见过敏原贴于背部48小时后观察反应。皮肤过敏常用皮肤点刺试验,15分钟内出现直径超过3mm的风团即为阳性,血清IgE检测有助于确诊。
4.治疗方式选择
过敏性皮炎治疗包括:①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②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③紫外线光疗。皮肤过敏需:①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②严重者注射肾上腺素;③静脉用糖皮质激素。两者均需避免接触过敏原,皮炎患者需长期保湿修复皮肤屏障。
5.日常管理要点
过敏性皮炎患者应选择无香料护肤品,穿着纯棉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38℃。皮肤过敏人群需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注意食品标签中的致敏成分,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减少尘螨接触。
明确区分两种疾病对治疗至关重要。过敏性皮炎需要持续的抗炎护理,皮肤过敏则需快速阻断过敏反应。出现反复皮肤症状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严重过敏反应必须立即就医。日常记录接触物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致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