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牙需不需要拔掉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智齿是否需要拔除取决于是否出现疼痛、感染、牙齿拥挤或影响邻牙健康等情况。判断依据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评估及症状表现,无症状且位置正常的智齿可保留。
1.疼痛与感染
反复发作的冠周炎是拔牙的主要指征。智齿部分萌出时,牙龈形成盲袋易积存食物残渣,引发细菌感染导致红肿热痛。急性期需用甲硝唑联合头孢类药物控制炎症,局部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每年发作超过两次建议预防性拔除。
2.牙齿排列影响
全景片显示智齿倾斜角度大于30度可能推挤前牙。正畸治疗前常需拔除阻生智齿,避免矫正后复发。邻牙出现牙根吸收或龋坏时,即使无症状也应拔除。正位萌出且有咬合功能的智齿可保留。
3.囊肿风险
埋伏智齿可能引发含牙囊肿或角化囊肿。CBCT检查发现周围有超过3mm的透射影,或存在病理性骨吸收时需要手术。微创拔牙配合超声骨刀能降低下颌神经损伤概率,术后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干槽症。
4.清洁难度评估
智齿位于口腔最内侧,牙刷难以到达易形成菌斑。长期清洁不良导致邻牙邻面龋或牙周病,使用冲牙器和单束牙刷仍无法改善时,拔除是更优选择。完全骨埋伏且无病变的智齿可定期观察。
智齿拔除决策需结合症状、影像及功能需求综合判断。建议每年进行口腔检查,出现咀嚼不适或牙龈肿胀及时就诊。保留的智齿需使用牙线棒加强清洁,手术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以防血凝块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