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患儿需要做什么训练

关键词: #多动症
关键词: #多动症
多动症患儿可通过行为训练、感统训练和认知训练改善症状,重点在于提升注意力、自控力和社交能力。训练需结合个体差异,长期坚持才能见效。
1.行为训练
行为训练通过正向强化帮助患儿建立规则意识。代币制是常用方法,患儿完成指定任务后获得代币,积累到一定数量可兑换奖励。任务清单将每日活动分解为可执行步骤,如整理书包、安静阅读15分钟。社交故事训练通过情景模拟,教会患儿识别他人情绪和恰当回应方式,减少冲动行为。家长需保持指令简短明确,避免同时下达多个指令。
2.感统训练
前庭觉训练包括平衡木行走、蹦床跳跃,每天20分钟可改善动作协调性。触觉训练使用指压板、沙盘游戏降低触觉敏感度,减少对肢体接触的过度反应。本体觉训练通过攀爬架、推重物等负重活动增强身体感知能力。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初期每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患儿产生抵触情绪。结合游戏形式更能维持参与兴趣。
3.认知训练
舒尔特方格是经典注意力训练,要求患儿按顺序找出分散的数字或字母。工作记忆训练采用数字广度测试,逐步增加记忆序列长度。抑制控制训练常用"红灯绿灯"游戏,听到特定指令需快速停止动作。这些训练每天进行10-15分钟即可,最好固定时间段形成规律。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技术效果更佳,但需专业机构指导。
多动症训练需要家庭、学校和专业机构三方协作。家长要建立稳定的日常作息表,将训练融入生活场景。学校可提供结构化学习环境,如使用定时器分割任务时段。专业训练每周2-3次,持续6个月以上才能观察到显著改善。避免过度依赖药物,训练期间定期评估进展,及时调整方案。保持耐心是关键,60%患儿通过系统训练可达到接近正常儿童的行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