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障碍有哪些症状?

儿童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频繁觉醒、早醒等,可能伴随白天嗜睡或行为异常。常见症状包括夜惊、梦游、磨牙、尿床等,需结合行为调整和医学干预改善。
1.入睡困难
儿童躺床30分钟以上仍无法入睡,可能因焦虑、环境不适或作息紊乱导致。建议固定就寝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电子设备,可尝试温水浴或轻柔按摩辅助放松。
2.夜间觉醒
每晚醒来超过2次且难以再入睡,可能与鼻塞、湿疹等身体不适有关。检查卧室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50%-60%,过敏儿童需定期更换床品。
3.异常睡眠行为
夜惊表现为突然坐起尖叫,持续1-10分钟;梦游者会在无意识下行走。这两种情况发作时不要强行唤醒,需清除卧室危险物品,安装安全护栏。
4.白天功能影响
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下降提示睡眠质量差。学龄儿童每日应保持9-11小时睡眠,可通过睡眠日记记录具体问题,持续两周以上需儿科就诊。
5.伴随症状
磨牙可能需口腔护具,尿床儿童晚餐后限制饮水,睡前排空膀胱。打鼾伴呼吸暂停要排查腺样体肥大,肥胖儿童建议减重5%-10%。
睡眠障碍长期未改善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情绪暴躁或学习成绩骤降时,应及时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建立规律作息结合适当行为干预,多数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