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气道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关键词: #感染
关键词: #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及病原体接触。预防需增强体质、保持卫生,治疗以对症缓解为主。
1. 病毒感染
约70%-8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场所易发生交叉感染。冬季门窗紧闭通风差时,病毒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延长。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扶手、门把手后揉眼鼻,也可能造成感染。
2. 细菌感染
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细菌感染占20%左右。长期吸烟、慢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细菌更易定植。儿童扁桃体肥大者,细菌容易在淋巴组织繁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呼吸道成为细菌培养基。
3. 免疫力下降
连续熬夜会导致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过度节食造成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免疫细胞再生。长期压力过大致使皮质醇水平升高,直接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人群,更易发生严重感染。
4. 环境刺激
空调房湿度低于40%时,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下降。PM2.5浓度超过75μg/m³会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突然接触冷空气引发鼻黏膜血管痉挛,局部防御能力暂时减弱。装修甲醛浓度超标环境,呼吸道清除异物功能受损。
5. 基础疾病影响
过敏性鼻炎患者发作期,鼻腔分泌物富含蛋白质,成为病原体营养源。胃食管反流患者夜间平卧时,胃酸刺激咽喉部黏膜。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黏膜干燥易裂,增加感染风险。慢阻肺患者气道纤毛倒伏,清除功能丧失。
治疗方法包括:
抗病毒药物可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适用于流感病毒感染者。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用于链球菌感染。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每日3次减轻黏膜水肿。发热超过38.5℃可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保持每天饮水1500ml以上,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食用猕猴桃、草莓补充维生素C,促进白细胞功能。生姜红糖茶有助于发汗解表。保证7小时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数可自愈,但出现持续高热、脓性鼻涕、耳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出现气促时,应警惕肺炎等并发症。日常注意勤洗手、戴口罩,流感季前接种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