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怎么治疗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需结合药物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监测,延缓肾功能恶化是关键。主要方法包括降压治疗、免疫抑制、饮食管理及并发症防治。
1. 药物治疗是核心手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适用于活动性炎症阶段。贫血患者需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如依泊汀α)和铁剂。
2. 饮食管理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钠盐摄入控制在每日3克以内,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水分摄入需根据尿量调整,出现水肿时需限水。
3. 并发症防治不可忽视。高血压患者需维持血压低于130/80mmHg,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高脂血症患者可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骨质疏松风险者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并适度晒太阳。
4.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戒烟戒酒,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每次30分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感冒时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有助于病情控制。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需长期规范治疗,定期复查尿常规、血肌酐和肾脏超声。出现严重水肿、少尿或血肌酐快速上升需立即就医。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进入尿毒症阶段的时间,患者应与肾内科医生保持密切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