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心源性猝死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源性猝死指心脏原因导致的1小时内突发意识丧失的自然死亡,主要诱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和心律失常。预防需控制三高、定期体检及避免过度劳累。
1. 遗传因素
部分心源性猝死与基因突变相关,如长QT综合征、布鲁加达综合征等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这类患者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可能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突发室颤。家族中有猝死病例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运动员等高危人群需接受心电图筛查。
2.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占猝死病例70%以上。斑块破裂引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造成大面积心肌梗死。典型表现为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但约20%患者无典型症状即猝死。冠状动脉CT或造影能明确诊断,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可改善血供。
3. 心肌结构异常
扩张型心肌病使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肥厚型心肌病易致心室流出道梗阻,这两种病变都可能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脏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心室壁厚度和运动状态,β受体阻滞剂或植入式除颤器是常用治疗手段。
4. 电解质紊乱
血钾低于3.0mmol/L或高于6.5mmol/L都会干扰心肌电活动,镁钙离子失衡同样危险。腹泻、利尿剂滥用或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定期监测电解质,静脉补钾补镁可纠正异常。
5. 过度应激
剧烈运动时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可能诱发冠脉痉挛或心室颤动。马拉松选手、长期熬夜人群风险较高,建议运动前做好热身,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训练。
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能降低80%的猝死风险。出现不明原因晕厥或心悸时应尽快完成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