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附着点炎怎么治
跟腱附着点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跟腱附着点炎通常由运动损伤、慢性劳损、感染、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运动,避免跑跳等加重跟腱负荷的动作。可使用足跟垫抬高患肢,减轻跟腱张力。严重时需佩戴行走靴或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制动时间通常需要2-4周。日常可穿软底鞋减少摩擦,避免赤足行走。
2、物理治疗
炎症缓解后可进行超声波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治疗10-15分钟。冲击波治疗能刺激组织修复,每周1-2次,3-5次为一疗程。恢复期可做跟腱牵拉训练,如台阶悬踵练习,每日3组每组15次。冷热交替敷贴有助于缓解疼痛肿胀。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局部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可减轻炎症。严重病例可能需要短期口服泼尼松片。合并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用药期间需监测胃肠反应。
4、局部封闭治疗
对顽固性疼痛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常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注射后需保持24小时针眼干燥,每月不超过1次,全年不超过3次。需注意可能出现的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糖尿病患者慎用该疗法。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且病程超过6个月者可考虑跟腱清理术,清除病变组织。合并跟腱钙化或严重退变时需行跟腱止点重建术。术后需石膏固定4-6周,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开放性手术存在感染、粘连等风险,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
日常应控制体重减轻跟腱负荷,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发力。选择缓冲性好的运动鞋,避免过硬地面运动。中老年人需注意补钙预防骨质疏松。恢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若出现持续疼痛、局部发热或活动受限加重,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长期慢性患者建议每3个月评估跟腱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