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骨不全综合征是什么遗传

成骨不全综合征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与COL1A1或COL1A2基因缺陷有关,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少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成骨不全综合征约90%由COL1A1或COL1A2基因突变引起,导致Ⅰ型胶原蛋白结构异常。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通常有家族史,父母一方患病时子女有50%遗传概率。少数隐性遗传病例可能与CRTAP或LEPRE1等基因突变相关,需父母双方携带致病基因才会发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骨骼脆性增加、反复骨折、蓝色巩膜及听力障碍。根据严重程度分为Ⅰ-Ⅴ型,其中Ⅰ型最轻,Ⅳ型可能导致新生儿期死亡。部分患者伴随关节松弛、牙齿发育不良等症状,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和骨皮质变薄。
临床诊断需结合家族史、典型症状和影像学特征。基因检测可明确COL1A1/COL1A2等基因突变,产前诊断可通过绒毛膜取样或羊水穿刺进行。需与儿童虐待性骨折、低磷酸酯酶症等疾病鉴别。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主要采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延缓骨量流失。严重骨折需骨科手术固定,康复治疗包括水疗和低强度运动。建议使用钙剂如碳酸钙D3片联合维生素D补充剂改善骨代谢。
有家族史者应在孕前接受遗传咨询,高风险妊娠建议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骨密度,成年女性需关注妊娠期骨折风险。可考虑使用助行器预防跌倒,居住环境需做防撞改造。
成骨不全综合征患者需终身随访,建议每6-12个月复查骨密度和脊柱X线。日常保证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的饮食,如牛奶、鱼肉和豆制品,避免吸烟饮酒等损害骨骼的行为。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立帕肽注射液等促骨形成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