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性哮喘怎么治疗
喘息性哮喘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规范使用吸入药物、口服药物控制、免疫治疗、氧疗等方式治疗。喘息性哮喘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呼吸道感染、运动诱发、情绪波动等原因引起。
1、避免接触过敏原
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可能诱发喘息发作。患者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品,使用防螨材质寝具。对已知过敏原应做好防护措施,雾霾天气减少外出。部分患者可能对冷空气敏感,冬季外出时可佩戴口罩保暖。
2、规范使用吸入药物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可缓解气道炎症与支气管痉挛,沙丁胺醇气雾剂能快速缓解急性发作,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适用于夜间症状控制。吸入装置需正确操作,用药后需漱口防止口腔真菌感染。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吸入药物组合与剂量。
3、口服药物控制
孟鲁司特钠片可阻断白三烯受体减轻气道高反应性,茶碱缓释片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泼尼松片用于急性加重期短期抗炎。口服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需监测血糖、骨密度等指标。
4、免疫治疗
对尘螨等明确单一过敏原致敏患者,可考虑皮下注射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周期通常需要3-5年,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提取物浓度诱导免疫耐受。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轻微哮喘症状,需在专业医疗机构监护下进行。
5、氧疗
急性重度发作伴低氧血症时需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4%以上。家庭氧疗适用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每日吸氧时间需超过15小时。使用制氧机需注意防火安全,定期清洁湿化瓶防止细菌滋生。
患者应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发作诱因,每周监测峰流速值。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散步,运动前做好热身。饮食宜清淡,避免过饱诱发胃食管反流。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夜间憋醒、说话断续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由呼吸科医生评估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