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有危险吗
不稳定性心绞痛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存在较高危险性,可能进展为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伴随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导致心肌供血急剧减少。典型表现为静息或轻度活动时突发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佳。这类患者心电图常显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心肌损伤标志物可能轻度升高但未达到心肌梗死标准。病情进展风险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部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症状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下颌痛、上腹痛或呼吸困难,尤其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群。这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往往更为复杂,多支血管受累概率较高,容易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妊娠期女性、长期吸烟者或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病情恶化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确诊不稳定性心绞痛后需立即卧床休息并吸氧,避免任何体力活动。饮食应选择低盐低脂的清淡食物,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建议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急救使用,但24小时内连续含服超过3片仍不缓解需立即呼叫急救。康复期须严格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每周保持3-5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不诱发心绞痛为度,定期复查冠状动脉CT或造影评估血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