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急性荨麻疹怎么治疗
婴儿急性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诱因、冷敷止痒、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就医评估等方式治疗。婴儿急性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过敏、感染、物理刺激、药物反应、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避免诱因
立即排查并远离可能诱发荨麻疹的因素,如牛奶、鸡蛋等易致敏食物,尘螨或宠物毛发等环境过敏原,过热或摩擦等物理刺激。记录发病前2小时内接触的物质或活动,帮助医生判断病因。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需暂停食用海鲜、坚果等高致敏食物。
2、冷敷止痒
用冷藏的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拧至半干后敷于皮疹处,每次5-10分钟,每日可重复3-4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红肿,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缓解瘙痒。避免直接使用冰块以防冻伤,皮肤破损处禁用冷敷。可配合炉甘石洗剂外用增强止痒效果。
3、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薄涂1-2次控制炎症。非激素类药如氧化锌软膏可保护皮肤屏障,缓解瘙痒。避免使用含薄荷、樟脑的止痒药膏,可能刺激婴儿皮肤。药物涂抹后需观察是否出现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4、口服抗组胺药
医生可能开具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滴剂或氯雷他定糖浆,按体重调整剂量。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风团和瘙痒,嗜睡副作用较轻。严重发作时可短期联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增强效果。用药期间监测是否出现烦躁、拒奶等异常反应。
5、就医评估
若出现眼睑或口唇肿胀、呼吸急促、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反复发作超过6周可能转为慢性荨麻疹,需过敏原检测或感染筛查。血常规检查可鉴别细菌病毒感染,IgE检测辅助判断过敏体质。严重病例可能需短期使用泼尼松龙片控制炎症。
保持婴儿居住环境温度22-24℃,湿度50%-60%,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哺乳期母亲饮食宜清淡,添加辅食应逐样尝试并观察3天。急性发作期可暂停疫苗接种,痊愈后1-2周恢复。定期修剪婴儿指甲避免抓伤,皮疹消退后继续观察48小时以防复发。如反复发作建议记录饮食与环境日志协助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