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跟腱断裂症状
小腿跟腱断裂症状主要表现为足跟部突发剧痛、行走困难、局部肿胀淤青等。跟腱断裂可能由剧烈运动、外伤或慢性劳损等因素引起,通常需通过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确诊。
1、足跟剧痛
跟腱断裂时患者常感到足跟后方突发撕裂样剧痛,可能伴随弹响感。疼痛在尝试踮脚或行走时加剧,部分患者描述为被重物击中感。这种疼痛与跟腱炎等慢性疼痛不同,具有突发性和不可缓解的特点。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冰敷患处并抬高下肢,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
2、行走困难
断裂后患侧踝关节无法完成跖屈动作,表现为踮脚无力或完全不能。患者常需借助拐杖行走,步态呈拖行状。这与腓肠肌拉伤的区别在于后者仍保留部分功能。早期可使用踝关节支具固定,后期需康复训练恢复肌力,严重者可能需跟腱缝合术治疗。
3、局部肿胀
断裂处会迅速出现鸡蛋大小的肿胀包块,皮肤发亮伴皮下淤血。触诊可摸到跟腱连续性中断的凹陷,Thompson试验呈阳性。急性期48小时内应重复进行冰敷,可配合云南白药气雾剂外用消肿,避免热敷或按摩加重出血。
4、肌力下降
患侧小腿三头肌收缩时无跟腱联动,表现为肌腹上移而足跟不动。通过单腿提踵试验可明确诊断,患者无法完成患侧单腿站立提踵动作。恢复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促进肌腱愈合。
5、活动受限
断裂后踝关节背伸角度异常增大,被动活动范围超过健侧。跑步、跳跃等需要爆发力的动作完全无法完成。急性期过后可使用跟腱靴保护,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改善润滑功能,后期通过离心训练重建肌腱强度。
跟腱断裂后应避免过早负重,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如鸡蛋、西蓝花等。康复期间建议穿戴专用跟腱减压鞋垫,逐步进行水中行走等低冲击运动。若出现再次撕裂或愈合不良,需及时复查MRI评估是否需二次手术干预。术后6-12个月内应避免剧烈弹跳运动,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肌腱愈合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