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心律不齐的危害
长期心律不齐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血栓栓塞、脑卒中、心肌缺血等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干预。
心律不齐持续存在时,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可能引发全身器官供血不足。长期心肌收缩不协调会增加心脏负荷,逐渐导致心肌代偿性肥厚,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等快速型心律失常易使心房内血流淤滞,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后可能堵塞脑血管或外周血管。频发室性早搏或室速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晕厥等脑灌注不足表现,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少数患者因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长QT综合征或结构性心脏病如扩张型心肌病,可能突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直接威胁生命。电解质紊乱未纠正或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控制时,心律不齐可能持续加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器官损害进展更快。
建议定期监测心电图,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上限制钠盐摄入,增加富含钾镁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出现心悸加重、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