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骨折注意事项
压缩性骨折患者需注意卧床制动、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康复训练及并发症预防。压缩性骨折多由外伤或骨质疏松导致,常见于脊柱椎体,可能伴随活动受限、局部肿胀等症状。
1、卧床制动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避免脊柱负重。使用硬板床并保持轴线翻身,防止骨折移位。胸腰椎骨折患者可垫软枕维持腰椎前凸,颈椎骨折需颈托固定。制动时间通常为4-8周,具体需根据影像学复查结果调整。
2、疼痛管理
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配合冰敷或热敷减轻局部肿胀,避免按摩患处。若出现下肢放射痛或麻木需警惕神经压迫。
3、营养支持
每日补充1000-1200毫克钙剂如碳酸钙D3片,联合骨化三醇胶丸促进钙吸收。增加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K2胶囊帮助钙沉积。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
4、康复训练
伤后2周开始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床上训练,4周后逐步增加腰背肌功能锻炼。佩戴支具后可尝试床边坐起,6周后根据愈合情况开展站立平衡训练。所有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5、并发症预防
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进行深呼吸训练减少肺部感染风险。监测下肢静脉血栓征兆,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长期卧床者需定期检查肾功能,通过腹部按摩预防便秘。
压缩性骨折恢复期间应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动作,戒烟限酒以防影响骨骼愈合。建议使用防滑垫、扶手等居家安全设施,骨质疏松患者需持续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定期复查X线或CT评估骨折愈合进度,若出现发热、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