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硬化治疗期间如何护理
早期肝硬化治疗期间的护理需结合医疗干预与生活管理,主要包括控制病因、营养支持、症状监测、适度活动、心理疏导等措施。
1、控制病因
酒精性肝硬化需严格戒酒,病毒性肝炎患者应遵医嘱抗病毒治疗,如使用恩替卡韦片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药物性肝损伤者须停用肝毒性药物,并定期复查肝功能。病因控制可延缓纤维化进展,降低门静脉高压风险。
2、营养支持
每日摄入优质蛋白1.2-1.5g/kg体重,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易消化来源。合并肝性脑病时需限制蛋白摄入。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适量食用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避免高脂饮食,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
3、症状监测
每日记录腹围、体重变化,观察下肢水肿程度。注意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凝血异常表现。出现嗜睡、定向力障碍需警惕肝性脑病。定期检测血氨、凝血功能等指标,配合医生调整利尿剂如呋塞米片用量。
4、适度活动
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搬运重物、剧烈奔跑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者,餐后保持直立位1小时。运动时携带病历卡注明肝硬化病史。
5、心理疏导
参与病友互助小组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家属需避免过度保护性限制。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睡眠障碍者可短期使用右佐匹克隆片。定期与主治医生沟通病情进展,建立现实治疗预期。
护理期间需保持每日排便通畅,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预防便秘。室内保持通风减少氨气吸入,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自行服用中成药或保健品。每3-6个月进行肝脏弹性检测和胃镜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急症应立即平卧并联系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