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是感染什么菌
脚气通常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真菌。脚气在医学上称为足癣,属于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
1、红色毛癣菌
红色毛癣菌是最常见的足癣致病菌,约占临床病例的70%。该菌喜欢温暖潮湿环境,常通过接触传播。感染后表现为趾间浸渍糜烂、足底脱屑或水疱,伴有明显瘙痒。治疗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喷雾剂等抗真菌药物。
2、须癣毛癣菌
须癣毛癣菌约占足癣致病菌的20%,其特点是侵犯角质层较深。临床表现多为鳞屑角化型足癣,可见足跟、足缘处皮肤增厚、皲裂。该菌对部分抗真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建议采用硝酸咪康唑散、环吡酮胺乳膏等联合治疗。
3、絮状表皮癣菌
絮状表皮癣菌主要引起水疱型足癣,在足弓、足缘处出现群集或散在的小水疱,疱液清亮,破溃后形成环状鳞屑。该菌对湿热环境敏感,可遵医嘱使用酮康唑乳膏、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等药物治疗。
4、其他真菌
少数足癣可能由白色念珠菌等酵母菌引起,多见于长期浸水或免疫力低下者。表现为趾间皮肤发白、糜烂,可能伴有灼痛感。治疗需选用克霉唑软膏、硝酸舍他康唑乳膏等针对酵母菌的药物。
5、混合感染
部分患者可能同时感染多种真菌,或合并细菌感染。此时症状更为复杂,可能出现脓疱、渗出等表现。需通过真菌培养明确病原体,并采用复方制剂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进行治疗。
预防脚气需保持足部干燥清洁,每日更换袜子并选择透气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浴巾等物品。公共场所尽量不赤脚行走,浴后及时擦干趾缝。如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搔抓导致感染扩散。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应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