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症状都有什么
心绞痛症状主要有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胸闷、气短、放射痛、伴随出汗等。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可能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变异型心绞痛。
1、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心绞痛最典型的症状是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压榨性、紧缩性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闷痛,常因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为3-5分钟,若超过15分钟需警惕心肌梗死。
2、胸闷
患者常感到胸部沉重感或压迫感,如同被重物压迫,可能伴有呼吸困难。胸闷症状在活动后加重,安静状态下减轻,部分患者夜间平卧时也可能发作,与心肌耗氧量增加有关。
3、气短
心绞痛发作时常伴随呼吸急促、气不够用的感觉,轻微活动即可诱发,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下降,肺部淤血影响气体交换所致。
4、放射痛
疼痛可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或上腹部放射,少数患者表现为牙痛或后背痛。这种牵涉痛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5、伴随出汗
心绞痛发作时常伴有冷汗,尤其是前胸、后背大量出汗,面色苍白,这是自主神经激活的表现。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时提示病情较重。
心绞痛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规律作息。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外出时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若症状加重或发作频繁,应及时就医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评估是否需要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日常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需避免运动过量。